在影片《侏羅紀公園3》中,曾在前兩部電影中稱霸“龍界”的霸王龍被另一種恐龍一口咬死,讓不少恐龍迷大為驚嘆。打敗霸王龍的贏家便是大名鼎鼎的棘龍。不過,新研究發現,棘龍在現實中似乎不太可能跟霸王龍打架,因為前者更多生活在水裡。這一發現,推翻先前學界對恐龍生活在陸地的普遍認知。也許在真實歷史世界里,恐龍比想象的更加多樣化。
  古生物學家的新研究發現,這種巨型肉食恐龍比先前認為的更懂水性,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水生大恐龍。
  消失與重現
  事實上,早在1912年,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·施特羅默就在埃及發現了棘龍的化石。施特羅默後來把化石帶到了歐洲。1944年,化石在二戰轟炸中被破壞,只留下一些研究價值有限的殘片。此後,關於棘龍的研究湮沒在歷史和戰亂中。
  直至2008年,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尼扎爾·易卜拉欣從化石販子那裡得到在摩洛哥發現棘龍化石的線索。幾經周折,易卜拉欣在摩洛哥的一處挖掘現場發現了一套幾乎完整的棘龍化石。
  至此,棘龍的面紗被揭開。9月11日,棘龍複原模型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地理博物館展出。
  還原與發現
  經還原,這種生活在距今9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巨型食肉龍體長大約15米,長頸,頭部長有鱷魚式的豬嘴顎,牙齒尖銳,長有扁平獸腳,可能有類似鴨蹼式的趾間結構,背部長有一縱列排列整齊的長棘,最長的棘可達2米。與霸王龍相比,棘龍身長長出3米,雖然站立和行走都靠後肢,但棘龍的前肢比霸王龍發達,在捕食時可配合具有強大咬合力的顎部共同發揮作用。
  原先,古生物學界認為大多數恐龍都具有懼水性,只有少數恐龍為了捕食或覓食可短時間涉水。但對棘龍的新研究推翻了這一認知,因為棘龍的諸多特征表明,它不僅生活在水中,而且能夠扎猛子甚至游泳。棘龍以水生生物為食,或許是巨鯊、鋸鰩甚至是古鱷。
  發現棘龍化石的易卜拉欣說,棘龍與現今發現的其他恐龍有著很大差別,甚至是個“怪物”或“外星恐龍”,這些差異特征“迫使專家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對恐龍的既有認知”。
  研究發現,有清晰的證據顯示,棘龍生活在河流與湖泊里。它的臀部骨骼有些像鯨魚,它骨骼的密集排列特征有助於潛水覓食,它的鼻孔朝上且位於頭部的上端,有助於在潛水時浮出水面呼吸。棘龍能夠行走,有可能在陸地棲息,但它在陸地上活動顯然要比在水裡笨拙許多。
  美國馬裡蘭大學恐龍專家托馬斯·霍爾茨說,新發現有說服力,令人驚訝,也顯示出過去學者們對恐龍的認知偏差很大,恐龍的多樣性超出想象。(新華社特稿)
  (原標題:史上最大食肉恐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k24gkvx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